今年電動車五大特征須關注
2013-11-26 來自: 洛陽天唯電子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897
每年10月,正是電動車銷售旺季的尾聲,此時的廠商家們都在做最后的吆喝,讓銷量再創突破。但今年10月底,許多廠商家的銷售業績并不理想。據來自市場提供的信息顯示:江浙滬魯豫皖粵等地區銷售總體不及去年同期,銷量出現約5-10%的下滑。而偏遠省份如新陜甘青黔等地銷量同比出現了小幅的增長,但這些地區的市場消費增長所占的份額畢竟較小,無法撬動整個國內市場消費總量的增長。由此可以預測,今年電動自行車不可能出現兩位數的增長。而從電動車目前社會的保有量達到約1.5個億來看,今后若干年我國電動車產銷量不會有較大的增長,基本維持在近二三年平均水平的平穩狀態。今年,從業內各方提供的信息可以歸納以下幾個特征:
一線品牌擴張與二三線品牌萎縮形成反差。今年以來大品牌整車企業,尤其是規模TOP前10家企業(俗稱一線品牌),經過前幾年跑馬圈地之后,新建廠房已經陸續投入運營,新基地貢獻約30%的產能,但老基地產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一增一減使得總產能增加不到10%。據初步統計,目前一線品牌所占的國內市場份額約40%、而二三線品牌仍是市場的主角。但是市場整合步伐加快,一線品牌市場拓展存在較大的空間。今年以來,中小整車企業(俗稱二三四線品牌)產能基本處于萎縮狀態,銷量同比下降約15-20%,約10%的三四線品牌已經退出市場。不得不指出的是,部分區域品牌由于多年來堅持做好售后服務、做好渠道拓展,已經形成了地區強勢品牌。但這些區域性的品牌在整個行業所占市場的比例不到10%??梢娛袌鲣N售已經出現飽和現象。由于電動自行車行業真正的品牌優勢還沒有凸顯,今后幾年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價格戰將成為主導。
整車企業尤其是一線品牌對供應商的帳期越拉越長,顯現出產能嚴重過剩的信號。據電動自行車零部件企業(供應商)反映,今年以來,一線品牌對供應商的還款周期迅速延長,部分一線品牌對部分零部件的還款拖延最長的有5月之久、較為普遍的帳期為兩個月以上。還款延長的原因既有整車企業資金挪為他用或故意拖欠,也有供應商之間競爭激烈為爭奪整車企業不惜在帳期上慫恿整車企業(采購商)所致,更是電動自行車行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表現。由于一線品牌擴張市場的意愿非常強烈,導致新增的營運成本不斷上升,看似企業規模效應突出,但企業盈利能力卻不高。不得不指出的是,如果這些企業將資金騰挪到其他領域而采取更激進的拖延供應商的還款,必定會出現巨大的經營風險。
銷售增長乏力,新增銷量基本來源于促銷,價格戰將成為廠商家獲取市場份額的主導。今年以來,凡是出現銷售增長的電動車,基本靠促銷手段,如以舊換新和降價促銷。以舊換新和促銷,給予企業回報的是無利或微利,甚至是虧損,但唯一好處是,消化整車企業的產能。因此,無利可圖的促銷,數量越大虧損越多,采取促銷無疑是引鴆止渴。相反,沒有實力、或經營謹慎的企業,不愿以犧牲利潤來換取市場,結果導致這些企業出現了銷量萎縮。這也是目前二三四品牌市場份額在減少的原因。
整車企業與商家向電動三輪車四輪車市場轉移,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遭遇“天花板”。今年以來,三四線市場出現了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經銷商加快布陣電動三輪電動四輪車的銷售市場。而部分有實力的整車企業,從去年開始加大對電動三輪車四輪車開發與制造的投入,進入到產出期。江蘇豐縣與徐州、河南開封與商丘、天津等基地的電動三輪車與電動四輪車制造基地迅速崛起,反映出電動車企業向電動三輪與電動四輪車行業轉移的跡象。有的一線品牌企業提出這樣經營目標:為應對電動兩輪車不斷萎縮的趨勢,加大電動三輪車四輪車市場的擴展。據江蘇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協會提供的信息預測,今年全國電動三輪車與電動四輪車的產銷量將同比增長30-35%,達到總產銷量約700萬輛。
新國標難產讓企業無所適從,更限制了企業創新發展。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有望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出臺,但根據目前來自行業內外的訊息顯示,新國標年底出臺的可能性變得渺茫。阻礙新國標出臺的最大障礙,并不是電動自行車產業本身存在的技術工藝上的硬性缺陷,而是政府有關部門對電動自行車產業發展存在偏見與漠視。由于1999年出臺的標準嚴重制約了電動自行車發展的趨勢,導致眾多企業的發展迷失方向。據調查,目前整個電動自行車企業出現這樣的怪現象,車型設計開發越來越大,不僅超出了還未執行的新國標規定,而且對消費者使用產生誤導,由此對電動自行車的消費功能產生偏離,更會對產業發展帶來傷害。老標準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產業發展、新標準在政府有關部門不作為之下難產,就會起到對產業發展帶來傷害的后果。
以上五大特征,讓業界內外產生困惑。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于有國字背景的政府參與產業,市場競爭充分的電動自行車在一定程度上會按照經濟規律進行調整與優勝劣汰。